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资讯  师资队伍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  学科建设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招生就业  院务公开  学院工会  校友工作  通知公告  下载中心 

 

舜耕智能论坛[2025第8期] - 杰出专家系列

报告时间7月2日(星期三)上午9:00

报告地点:明德楼208人工智能学院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1刘大彪,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

报告题目面向人形机器人的驱动与传感:从人工肌肉到触觉感知

报告摘要:本报告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使能技术——柔性驱动与智能感知,探讨了从新型人工肌肉驱动到仿生触觉传感的创新研究。在驱动端,报告面向高性能柔性驱动器需求,深入研究了捻卷型聚合物人工肌肉。针对其力学表征与控制模型的关键瓶颈,突破性地开发了原位微尺度拉-扭测试仪及表征平台,实现了对纤维加捻失稳及其热/湿/内压驱动行为的精确量化,进而揭示了该类肌肉的形成机制与致动机理。基于此,提出了力学引导的人工肌肉制备方法和结构设计准则,并构筑了基于物理机制的输出特性迟滞模型和驱动控制策略,显著提升了驱动的精确可控性,为新型柔性驱动器及穿戴助力装备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在传感端,重点关注复杂环境中稳定抓取的核心挑战——初始滑移检测。针对现有触觉传感器集成复杂度高、调试难的问题,创新性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集成双微软管传感器的仿生触觉手指。该设计以微软管模仿指纹,成功实现了简单、高效的初始滑移检测。该方法具有通过增加传感器分布以提升空间分辨率和方向判断能力的扩展潜力。本报告集成呈现了从人工肌肉的驱动机制突破到触觉感知的仿生创新,其研究成果为人形机器人实现高效、灵巧、安全的交互操作提供了坚实的驱动与传感技术支撑。

报告人简介刘大彪,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从事人工肌肉与力触觉感知、微尺度实验固体力学、细长柔性结构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hys. Rev. Lett.、Sci. Adv.、J. Mech. Phys. Solids、Int. J. Plasticit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封面2),他引25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王仁青年科技奖、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湖北省优博等荣誉和奖励。担任武汉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Acta Mech. Solida Sin.、Int. J. Smart. Nano. Mater.、力学与实践青年编委等。入选欧盟玛丽居里学者(MSCA-IF)、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

报告人2彭光健,浙江工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术副院长

报告题目数智驱动的仪器化压入检测技术

报告摘要:测量/测试技术是支撑产品质量的基石,科学研究和工程运维都离不开力学性能检测。仪器化压入技术作为一种表面、微区、微损的力学性能检测技术,是科学研究和工程运维中常用的微尺度检测技术。然后,该技术主要面临缺乏在位检测仪器、多种参数不能识别、动态试验测不准等难题。报告将简要回顾本团队前期针对这些难题在设计理论及仪器研制、压入模型与分析方法、测试可靠性与标准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基于机器学习的残余应力压入检测方法及其优势。最后介绍便携式仪器化压入检测技术在电厂蒸汽管道剩余寿命评估中的应用。

报告人简介彭光健,浙江工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术副院长、国家“111计划”激光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副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64/SC3/WG4)正式注册专家、ISO 14577系列国际标准制修订国内工作组联合召集人和副组长、浙江省标准化专家、《实验力学》期刊编委等。主要从事仪器化压入测试技术的仪器研制、方法开发、标准化研究和工程应用。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各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nt. J. Mech. Sci.、Int. J. Solids Struct.、Thin Wall. Struct.、Friction、Compos. Sci. Technol.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和封面论文各1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2项(应用转化1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浙江省重点基金等省部级项目4项。曾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卓越贡献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创新二等奖、江苏省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奖项。



 
 
Copyright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All Rights Servered.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邮编:232001 邮箱:ai@aust.edu.cn